深秋时节的新泰市石莱镇崔家庄村,凉意渐浓。走进新泰市永鑫鱼钩家庭作坊内,42岁的马永海正在手把手教厂里的残疾人加工鱼钩。机杼声声里,压模、磨尖、切尖、粘钩……不多时,一个个仅有指头大的鱼钩就完成了制造。
马永海有一双粗糙的手和一双不方便的腿。因为终年做活,他的手非常枯燥,指纹像年轮相同刻在指上,手心长满厚厚的茧子,洗不掉的污迹让手的色彩非常暗沉。他因儿时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行走。可是,他便是用这双粗糙的手和不方便的腿,从一开端的卖建材、搞饲养,到现在的开工厂、搞创业,不只自强自立,还协助他人特别是残疾人走上共同富裕路。
历经20余载,残疾人马永海拼出勉励人生,先后荣获新泰市残疾人创业标兵、新泰市残疾人作业自强典范等称谓。2023年7月,他当选“山东好人”。
1997年7月,16岁的马永海初中结业。经过学习身残志坚的先进典型业绩、看到身边残疾人创业的比如,这个残疾小伙心里悲喜交集,他想,尽管自己双腿无法行走,但不能就这样下去,他有必要刚强,有必要从头“站起来”,活出不相同的精彩!这是他仅有的出路和挑选!他要赚钱养家,要让爸爸妈妈享享清福!
可是,自食其力谈何简单。1997年,他在家里干起了建材生意,费了好大的劲学会了开三轮车,周边乡民急需资料时,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装车,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及时送货上门。有两次因路窄或下雨路滑,三轮车侧翻,他不论伤痛,从头装车,准时把建材送到。有人劝他:“你这么拼命干什么?”他说:“人家盖房子不简单,咱不能耽误事。”实践上,他更不简单,收建材、送建材比平常人更困难,有时遇到乡民没钱就欠着,有的欠款多年他从不催账,遇到困难的他就少要点钱或革除欠款,17年来共减免货款10多万元。
创业本就不易,残疾人创业更是艰苦。2014年,因困难,他开端养猪,把握技能后,不只教乡民技能,还无偿为他们的猪定时打疫苗,得到乡民的广泛称誉。可是,饲养业受市场行情影响大,加上大多时分需求爸爸妈妈协助,他想转行从事自己能独立干的职业。爸爸妈妈都劝他不要这么拼命,他却说:“我便是要让各位理解,我尽管残疾,但我不是废人,我爹娘没有白白拉扯我长大!我不光要自己赚钱,还要带着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特别是残疾人都富起来!”
在磨难中浴火重生,马永海的坚持换来了作业的起色。2018年3月,一差二错之下,李永海与妻子王玉兰一同触摸到了工艺品加工。他先是从他人手里拿资料制造首饰、项圈等,收入不高,离自己“协助他人发家致富”的希望距离太大。
2019年10月,他联系到青岛市一个加工鱼钩的公司,在自家里挂上了新泰市永鑫鱼钩工艺品加工厂的牌子,开端了创业之路。为协助更多的残疾人自主创业,他到本村和周边村双手健全的残疾人家里做作业,有的重复去好几趟,总算有5名残疾人乐意干这个活。他免费教技能、供给加工东西,尽管加工鱼钩工艺不杂乱,可是残疾人学习起来也不简单,正常人半响就能学会,有的残疾人却需求教好几天。
巩玉丽腿脚不方便,在马永海的劝说下来到厂里做工。提起这位同是残疾人的马厂长,她的眼中好像有泪光闪耀:“每次都是马厂长派人给俺捎资料,做完了再把产品收回去。俺心里过意不去,想少拿点薪酬,他却跟俺说,他办厂就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咱们彼此帮个忙是应该的。”厂里的另一位残疾人毛克彦是一名聋哑人,因为沟通交流困难,马永海就打手势、手把手地教了她七天才入门;毛克彦起先加工的产品残次品较多,马永海就自己从头返工,薪酬却按合格品交给毛克彦。
为了能让日子困难的残疾人收入多点,马永海把工序少、赚钱多的“好活”分配给他们。残疾人黄艳有2个儿子正在上小学,爸爸妈妈年岁大需求照料,马永海尽量把一些“好活”分配给她,现在黄艳每月收入1500多元。不论谁来,马永海都耐性介绍,亲身辅导练习,直到学会停止。周边乡民看到加工鱼钩残疾人都能赚钱,有的每月能挣到4000余元,还不拖欠薪酬,一些离不开家又没有赚钱门道的乡民就找马永海加工鱼钩。
现在,加工厂共组织100余名劳动力作业,其间残疾人15人。从事鱼钩加工以来,马永海没有拖欠工人一分钱薪酬,有时分周转困难他就借款或找亲朋好友借,他说,“诚信是金,说话算数乡民才干信赖你,咱不精干昧着良心的事”。
迈出家门、融入社会,是残疾人集体的朴素希望。作为一名残疾人,马永海看到周边许多残疾人都因身体原因此失去了自傲,只能牵强保持日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爱好,感到痛心极了。所以,他自动找他们谈心说话,鼓舞他们结合自己实践,努力完成人生价值。
马永海经常看体育竞赛,感觉自己举重还行,所以报上自己的名字去参与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他得知邻村残疾人陈 军和宋奎存配偶也有体育专长,就发动他们3人参与竞赛,并两次到泰安基地练习。练习期间,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彼此鼓舞,彼此讨论,逐渐的提高竞技才能。
竞赛前夕,陈 军想抛弃,马永海苦口婆心劝说:“咱们参与竞赛,不是为了拿奖牌,是证明咱们在体育方面也能行。”终究,他们4人都获得了奖牌,给家乡增了光添了彩,也让周边的残疾人精力大振。许多残疾人都纷繁以马永海为典范,脱节自卑感,重拾起日子决心,自动走向社会,从事一些量力而行的作业。马永海的业绩得到了社会认可,泰安市残疾人作业扶贫基地、泰安市“如康家乡”创业基地先后落户加工厂,让马永海完成希望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骁腾有此力,万里可横行”。不幸是马永海开始的底色,他却用实力证明了,残疾并不是阻止成功的妨碍,不管多么苍白暗淡的画卷,终会有开放光荣的那天。行至今天,马永海早已不用为自己的温饱而忧虑,可他心系的却是更多残疾人的温饱忧乐。在助力村庄复兴的道路上发光发热。他坦言:“今后咱得持续干这个作业,多协助一些残疾人,让残疾人活动起来、有事干,让他们融入咱这个集体,让他们精力上有个依托。”(赵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