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山西文博会(云上文博会)共推出招商项目227个,拟融资额694亿元,涵盖媒体融合、文化旅游、文旅康养、文化创意、文化园区、出版印刷、动漫游戏、特色文化小镇等领域。每周二山西文博会推出“云招商”,展示推荐第五届山西文博会重点招商项目。
项目简介:依据繁峙县城总体规划要求,为扩大五台山金石的影响力,结合项目主体实际,公司拟在滹沱河湿地公园区域内筹建“五台山金石博物馆”项目。以五台山金石艺术品收藏展示为主,兼容非遗传习、教学培训等,立足滨河景观带打造产业园集游览、休闲、娱乐、购物、展览、会议等功能于一体。
项目简介:繁峙县历史悠远长久,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承周先祖遗风,有数千年发展史。以刺绣为主的民俗艺术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千余年前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繁峙刺绣,素以花色繁多、制作考究而久负盛名。历史传承绣品存量多且品质较高,晋绣坊现代绣品又多有上乘经典之作。所以建设具有研究、创作、收藏、展示、旅游等于一体的“晋绣艺术博物馆” 是十分可行的。
项目简介:繁峙县历史悠远长久,有数千年发展史。以布艺为主的民俗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繁峙布艺、制作考究而久负盛名。历史传承布艺存量多且品质较高,双英民间布艺又多有上乘经典之作。所以建设具有研究、创作、收藏、展示、旅游等于一体的“传统布艺展览馆” 是十分可行的。山西省繁峙县双英民间工艺品有限公司旨在传承刺绣艺术、保护非遗文化、挖掘旅游要素。双英刺绣的民俗工艺,汇聚和催生了富有山西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绣品打造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一生”精心设计,有宝贝、婚庆、寿诞等120多个品类。纯手工制作,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低碳环保,绿色无污染,每一件作品构思独特,工艺精湛,色泽艳丽,融工艺性、民族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凝聚了先辈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又体现了当代刺绣艺人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极具鉴赏和收藏价值。
项目简介:刘家山村距市区10公里,总面积5000亩,其中耕地3070亩,有292户743人,风光秀丽,历史深厚,是忻县(东)县委的发祥地和主战场,建有革命纪念馆,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成立了苍龙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苍龙山景区和苍龙山采摘园,积极地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整合,打造“景在山中、村景结合”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
项目进展情况: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齐全,登山步道正在建设当中。
项目简介:项目建设分为五期工程,以康养旅游产业为龙头,按功能属性分为七大联动的功能片区:游客综合服务区;民宿休闲度假区;田园观光农业区;现代农业体验区;森林康养度假区;山地运动康养区;香泉礼佛禅修养心区。
项目简介:总面积约11950亩,主要建设内容有入口服务区、特色祈福文化体验区、山地温泉泡浴区、山地极限运动区、索道观光游览区、徒步登山游览区、特色乡村旅游区。
项目预期收益:项目建设期1-2年,运营初期预计年游客10万人次,人均消费120元,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按年15%人数递增,达30万人、人均消费300元后稳定运营,提升服务档次,创建4A级景区。
项目简介:建设背景:寻根五台山,文旅新风口,如何讲好五台故事,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五台县政府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锁定五台县西北线五台山下第一村士集村的康养旅游项目是五台县撬动县域旅游的新风口、新业态、新起点。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按照“一心、四区、多点”进行布局,逐步形成规模适宜、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结构符合常理的五台山康谷产业发展格局。一心:以士集村和南北纵贯的小银河及东殿路为核心,涵盖综合服务、研究培训、产业孵化、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农副产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园、物流园、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农创市集、民宿餐饮等项目与功能,打造现代康养小镇和康养经济园区,既成为康养产业的综合发展中心,又成为五台山康谷的核心中枢。四区:即矿泉水工业区、特色农业示范区、梵居养心旅游区、山水生态休闲区。其中,矿泉水工业区位于小银河西侧红崖湾和小南沟,规划面积300亩,重点布局矿泉水生产及水疗医养项目;梵居养心旅游区位于西沟古村、井沟、红崖头和十二梁,规划面积500余亩,重点布局风水古村研学、梵宇佛境养心、红色军堡探秘、游牧风情体验等文旅康养项目;特色农业示范区位于士集村现有基本农田以及新改造的高标准农田,重点布局4500亩富钒小杂粮、500亩富钒蔬菜种植基地等农业康养项目;山水生态休闲区以周边山梁沟壑和小银河为主体,包括娘娘垴、教场梁、蒜尖山、小南沟、井沟、大红掌沟、水头沟、大王沟、黑夜叉沟、深沟、后沟等,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森林旅游休闲等生态康养项目。多点:包括水疗中心、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合作社、经济林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园、养老社区、森林主题公园、浪漫山居、山地运动基地、水上游乐园、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等重点产业基地。其中,水疗中心位于矿泉水厂和古村之间,重点打造兼具水疗医养和餐饮住宿功能的宾馆式综合接待服务设施;农副产品加工生产合作社位于小银河及东殿路两侧的康养产业轴内,重点打造小杂粮加工包装合作社、核桃加工包装合作社、豆腐粉条加工合作社、澄泥砚生产合作社、土木建筑合作社等项目;畜牧养殖基地位于村西南沟壑一带,重点打造蛋鸡、生猪、肉羊和马牛骡驴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园和养老社区位于小银河右岸沟壑群,分别打造各具特色的养老项目;森林主题公园位于后沟,重点打造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森林文旅项目;浪漫山居位于深沟,重点打造个性化现代高端康养聚落;山地运动基地位于教场梁和大红掌沟,重点打造山地自行车越野训练基地和赛道、比赛场馆、运动体检与康复中心等项目;水上游乐园位于小银河,重点打造儿童乐园、漂流、冲浪和冬季冰雪等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位于大山河沟一带,占地面积2000余亩,年发电可达500千瓦。
项目进展情况:(一)项目建设进度(筹备、开工、完工、改扩建、运行等):(1)红崖湾矿泉水项目投资2亿元,年产20万吨高端矿泉水一期工程已定于2022年投产。(2)士集古村的10分钟视频、古村画册原始数据、古村保护性规划资料已经编制完成。(3)士集古村抗日遗址“山代崞政府办事处”申报五台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部图文资料的编辑工作已完成,这一项目的申报批复同样会提升古村的红色旅游价值。(4)五台山·士集康谷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已请文旅专业团队编制完成,政府已经立项批复,整个古村开发项目的保护规划性方案和整个“五台山·士集康谷”旅游产业规划方案已完成。(5)士集古村坍塌严重的门洞墙已投资 20 万元对整体的结构进行了抢修。使得古村门洞焕然一新。(6)士集古村的前期抢修、调研、策划、编撰、道路、购进百年老树、老宅、流转开发用地,已经投资1500万元以上。(7)士集古村通过参加全国地名故事征文大赛,以“前世今生话士集——五台山下第一村”的古村介绍获得全国地名故事大赛三等奖,得到了忻州市政府和五台县政府的高度评价。(8)古村《红崖湾的渴望》报告文学在全国网络和报刊获得好评。(9)古村《三代老故事、清廉好家风》获得五台县纪检委二等奖。(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手续已办理完毕。
资金用途:按照“一心、四区、多点”进行布局,打造规模适宜、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结构符合常理的“士集康谷”中国文旅康养胜地。
项目简介:(一)建设背景:虽然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五台县的旅游业与山西省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横向比较国内别的地方,其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的利用三月沟的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新亮点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大做强区域旅游业,整合和提高该区旅游事业的重大举措,打造五台县的旅游精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将很大地提高五台县的城乡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加多的省内外游客来此游玩。(二)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项目分为三期建设:一期主要为基础工程和少量必要的景区修建工程。最重要的包含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景区观光道、登山徒步道、木栈道、活动广场、停车场的建设;二期最重要的包含自然观光道、玻璃栈道、户外野营基地、绿色农产品培育基地、赛马广场、红色遗址恢复、宗教文化主题公园、索道基地的建设;三期主要为提升景区品位,加强完善景点设施和景区功能。主要建设内容有疗养院、农家乐、丛林客栈、旅游市场开发等。
项目进展情况:(一)项目建设进度:已投入资金1400万元,修建景区公路路基10公里、景区道路硬化3公里、安装路灯225盏、新建观景台3处等。(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已完成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利河道整治规划,其他手续正在办理中。
资金用途:充分挖掘五台县红花梁风景区深厚的自然文化资源,以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为背景,通过3到5年的努力将红花梁风景区打造成为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独具特色的山岳型生态休闲度假营地、五台山景区配套休闲游憩地。
地址:五台县门限石乡,包括横岭(入口)、三峪、五峪、六峪、七峪、甄家峪、红水岩等村
项目简介:(一)建设背景;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的利用驼梁景区的旅游资源,增加旅游新亮点的有效途径,也是做大做强区域旅游业,整合和提高该区旅游事业的重大举措,打造五台县的旅游精品,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将很大的提高五台县的城乡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加多的省内外游客来此游玩。(二)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构建“一轴五区八景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一轴:东西向长9Km的民俗文化观光长廊及旅游地产项目;五区:南驼生态休闲度假区、北驼山水景观览胜区、沟谷猎奇体验区、民俗文化观光区、旅游服务区;八景:驼峰——金莲花圣地、阎锡山工事、白云洞、石湖瀑布、白猫泉、南天门、罗掌红色之旅、马武寨。
项目进展情况:(一)项目建设进度(筹备、开工、完工、改扩建、运行等);项目正在筹备(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情况:已完成项目建议书。
资金用途:充分的利用驼梁景区的旅游资源,构建“一轴五区八景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五台县的旅游精品。
项目简介:占地面积100亩,建设民间手工艺品网络展销平台和合作生产园区,征集民间手工艺品制造个体户、中小企业落户园区发展,打造忻州市本地民间工艺品合作展销基地。
项目预期收益:预计可实现年出售的收益3亿元,年上缴税收约30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500人。
资金用途:项目资金用于建设园区生产厂房、办公设施及加工生产设备,搭建并运维手工艺品网络展销平台,并预留铺底流动资金用于园区运营
项目简介:占地面积150亩,建设忻州本地戏曲现场展演平台,搭建演出策划、视频剪辑、宣传推广一体化网络宣传展销平台,推出“线上+线下”的双线展映模式,打造忻州市本地戏曲文化展映宣传基地。
项目预期收益: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5亿元,年上缴税收约5000万元,带动本地就业300人。
资金用途:项目资金用于建设园区生产厂房、办公设施及加工生产设备,搭建并运维杂粮食品网络展销平台,并预留铺底流动资金用于企业运营
项目简介:要依托景区自然资源、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独特的村落风貌,重点打造“一谷、两寨、三沟”,形成集峡谷自然风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等文旅融合的山水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区。项目主要构建“一谷两寨三崖沟的总体布局和空间结构”。一谷:滹沱河谷,南北向长20余公里峡谷景观观赏和水上娱乐体验等;两寨:七节寨、八节寨,打造“游东峪风光,住山里人家”的生态采摘和民俗体验项目;三崖沟:水头沟、地宫沟、白玉沟,重点打造“巨人飞瀑”“狮子岭”“再生树”“锦鸡觅食”“一柱峰”“磨茹林”“水头象”“拜师台”“铁索桥”等众多景点。
项目进展情况:该项目现已列入定襄县旅游整体发展规划,项目规划地区具备开发建设条件,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项目预期收益:初步估算,本项目预计年出售的收益0.35亿元,投资回收期7—8年,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进展情况:项目首期投资9.24亿元,现已完成了可研、立项及规划工作,规划由国内知名设计公司深圳锦绣时代公司编制,目前已定稿。
项目预期收益:年旅游综合收入16亿元,年接待游客量达250万人次,产业年综合产值12亿元。有力地带动周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解决5000人的就业岗位。有力地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项目简介:河边文化产业园区,由定襄县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是定襄县重点打造的五大旅游区之一——“阎锡山故居旅游区”的一个重要旅游发展节点,也是打造河边名镇,建设全省百镇的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晋北地区顶级规模、门类最全的汇聚石雕石刻、木雕木刻、澄泥砚台、面塑布艺、古玩仿古等上百个品种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街区。
项目预期收益:初步估算,本项目预计年出售的收益0.3亿元,投资回收期5—8年,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简介:葫芦的传统加工技术以烙画为主,而随喜文化除了保留传统技术的加工形式也结合了镂雕、沥粉贴金、彩绘、景泰蓝、大漆等技艺创新开发了一些产品。
项目进展情况:在定襄县河边镇慢慢的开始用于技术探讨研究实验田3亩,凤凰古城观赏葫芦园1亩,武强县3亩,山东聊城35亩,文水县10亩。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文化旅游局联合建立葫芦科学种植实验室一所。在定襄县晋昌镇成立葫芦文化馆一间,传统非遗文化体验中心一所。
项目预期收益:预期在两年内实现盈利,解决了600余人的就业岗位,合作农民平均每亩收入20000元,带动全国多地近600名农民走向致富道路。
资金用途:在定襄县内建设葫芦产业园并开发以葫芦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生态观光园、帮扶当地农民开发科学种植葫芦实验田、建立产品的加工生产标准化示范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