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际旅行联盟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协作发布《2022国际旅行联盟——旅行助力村庄复兴事例》,全国仅50个、全省2个事例当选。其间,
地处新安江上游皖南山区丘陵地带的卖花渔村,距县城大部分路段为山路,游客参观旅行及盆景生意运送较为不方便。因乡民人均用地少,影响了苗木的代替式培养,盆景工业高质量开展遭到极大约束。
守住村庄魂。施行“名师带徒”育才工程,强大非遗传承部队。现在,村内已构成一支86人,老、中、青结合的徽派盆景技艺专业部队。其间,徽派盆景技艺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12人、县级15人。
展示村庄美。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完结卖花渔村至瀹岭坞循环道拓展、卖花渔村到夏坑古道修正、旅行标识牌完善、停车场和旅行公厕建造、村庄环境整改管理等项目,提高村庄“颜值”。
做好“盆景+”。推广“移一培一”形式套种培养形式,最大极限使用现有土地资源,并引导乡民在山地培养“梅桩”,让房前屋后“增绿添绿”;接连成功举行十届梅花拍摄节活动,有用促进盆景工业和村庄旅行交融开展,完成工业兴隆、乡民增收。
现在,卖花渔村已荣获全国美丽村庄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明村、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先进集体、安徽省特征景象旅行村、安徽省省级专业示范村、安徽省徽派盆景发源地、安徽省村庄旅行示范村和安徽省村庄电商示范村、黄山市百个亮点工程建造点及百佳拍摄点等荣誉称号。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技艺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1年,卖花渔村经济总收入3824万元,同比增加5.57%,人均收入2.5万元,同比增加8%。先后涌现出专业盆景出售专业户40多户,年出售额打破2300万元。村内现有农家乐和民宿15家,年旅行招待量8万人次,处理周边乡民工作500人次。
下一步,卖花渔村将进一步发挥村庄形式的可持续性,强化文明、艺术与旅行交融,尽力把卖花渔村打造成共同村庄旅行IP,招引更加多的拍摄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走古道、赏梅花,摄美景、品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