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绿柳粉桃,夏天荷风拂面,秋天落叶硕果,冬至踏雪寻梅……只需痴痴流连于姑苏城内的遍地园林,中国人骨子里对东方美学的那份偏执,都会在某刻无端缠绵为心底化不开的温顺。
漠然宁和的拙政园,好像一个隐逸于富贵姑苏城中的旧梦。至于“拙政”二字,取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是以拙者之为也”之意。昔年,罢官归田的第一任园主王献臣便以此自比,表达了他巴望过上安适日子的心境。
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则为其规划蓝图,构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到近乎天然风景的园林。园林的血脉,因水而活动,园林的骨架,因山而陡峭。故有“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之说。俯仰之间取诸怀有,放浪形骸怡然自得,曲径通幽处,廊腰缦回内,本来压抑狭小的空间逐步变得疏阔开畅,使人顿生“山穷水尽又一景”的欢喜快感。
古代造园家们将“叠山、理水、园林修建、栽花植木”视为造园的四大缺一不可的要素。天涯之内,以围墙容纳六合天然,用门框定格四季改换。移步换景,步步皆景,真可谓袖里乾坤远近景,天人合一集大成!
拙政园的花木植被,都配合着由人工制作的山水,以不整形、不对称的方法天然安置。清浅的池塘倒映着茂林,旁逸的枝桠斜印了窗棂。水面和树叶都被阳光镀上金箔般的光辉,潮涌似的亮碧色汩汩淌入游人的眼皮。每个巨细旮旯构图调和,雕镂门窗的图画美得灵活,园内任一修建的颜色均是赏心悦目,使得整座园林美丽细腻,像极了一个精妙绝伦的艺术品。重峦叠嶂的假山积石如列,飞檐翘角的楼阁院子深深。
我能够幻想,从前的屋主人,若觉得无趣,也可游园消遣,卧榻听曲,临几学书,焚香煮茶……这些饱满且雅趣的日常,无不包含着共同的审美情味。姑苏园林的魂灵正因浸染了骚客笔下的风韵神韵,而更显余味悠长。
熏风骀荡衣袂,潋滟一池亭亭荷香;轻泛舴艋湖上,闲愁几缕悠悠韶光。虽执笔,却迟迟未肯落墨这江南的夏意;如清风,也不敢莽撞惊动了满园的静寂。
曲阑深处,户牗不念情义阻隔了变与不变的岁月,墙外的春秋于伊而言尽是过客;红笺向壁,佳丽梦里抬头着天涯天涯的互相,皆为心上不归玉人。
我似乎看见她弹拨挑抹,传送出琴音袅娜,恰如风花有尽,可叹雪月无歌。铺陈了卷轴,焚香去探幽,大千人间,竟唯有琴棋书画能暂排苦忧。常言道,手执经纶能够遁入梵境,一念心轻果然万事已休。令其纵然独处,亦能活色生香,不至于为情爱支离瘦弱。
沉着散步在白墙绿瓦的前厅后院,眼前造型各异的盆景兀自葱翠,耳畔潺潺不停的流水涤净尘嚣。此时的我,能感遭到心里的清澈如镜,置身六合,似乎进入另一个空明国际。溽暑淋漓的炎热,悄然转化成无法言喻的心安。
或许是道理过于深入,因而使文字更加的苍白,纵使那舌灿莲花的人也不能很好地表述。在这心灵的伊甸园里,与丢失凡俗的真实自我邂逅重合,带着对美好事物的深重酷爱,忘情沉湎于艺术的熏陶。以一个文明继承人的身份去体会,这些看似古拙传统的匠心园林背面所包含的奥义——虽由人工,宛自天开,由繁复而返璞,从剥离致归真!大道至简,看似不可捉摸的禅学,总在形似粗浅的思绪中得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