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就是主流树种!”一位苗木采购经理的忠告

2023-10-24 盆景苗木系列

产品介绍

  此前,长时间的行业低潮让苗木业处于低迷状态。而近两年,PPP项目政策的逐步升温。相继开工的PPP项目已成为苗市回温的助燃剂,持续已久的寒意正在消退。从去年秋季至今春,苗市表现长期处在回暖态势。苗木生产者在这种态势下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且听张则亮,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苗木采购经理的建议。

  “就整个苗木业而言,回归理性成为常态,从业者也成熟了许多。”张则亮告诉《中国花卉报》特约记者。

  5年前,苗木圈子对于诚信并不重视,移花接木、缺斤短两等小伎俩被很多供应商乐此不疲地使用,让采购商心生抵触。但经过前几年苗木行业低谷期后,多数苗木从业者清醒地认识到产品的质量、诚信经营的重要性,不光彩的做法已罕有出现。不仅如此,效仿国外同行推行精细化管理在各地苗圃间逐步成为常态。“不只大型苗企,有条件的苗农也在尝试用精细化管理为自己的产品增值。这是行业进步的标志。”

  “这对采购商而言是好事,苗木从业者诚信度、苗木的品质和数量是我们挑选供应商的重要条件。”张则亮举例道,某项目需要800株胸径15厘米的国槐,过去要跑好几家苗圃才能采购齐全,现在一个苗圃就能搞定。不仅提高了各环节的工作效率,出自同一家苗圃的苗子整齐度高,对于整体景观效果的保障也非常有利。

  有进步的确令人欣喜,不过还是会经常听到采购商抱怨:小苗存圃量充足,大规格精品苗采购难度大,尤其是胸径12厘米以上的亚乔木以及胸径20厘米以上的大乔木,一旦有大订单就会非常棘手。

  “这个问题是需要大家冷静思考。”张则亮分析道,苗木产品生长周期长,精品大苗一苗难求的局面并未打破,当面对工期紧迫的工程需求,以及PPP项目需求量大的情况时,如果苗圃管理者能够提早布局,便能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站稳脚跟。面对新局面,在管理理念和产品定位等方面具有超前意识的生产商无疑将掌握更多的胜券。

  近期在考察青海、新疆、内蒙古、宁夏等西北苗木主产区的近40家苗圃后,张则亮感觉当地苗圃建管尚未与东南部同行接轨,产品质量和发展理念略显不足,不足以满足地方持续不断的增加的PPP、文旅等大型项目的需求。

  “个人感觉,当地的苗圃水平相当于山东、江苏三年前的状态,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并未得到推广。”张则亮表示,尽管卖相不佳,但当地的苗子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因此同规格苗木价格也较外来苗高出不少。

  值得幸庆幸的是,当地政府重视生态建设,制定了不少激励政策吸引外地苗企进驻,一方面方便未来的工程用苗,另一方面也给地方苗木产业升级树立了标杆,一举两得。这对于东南部苗企是一个好机会,能结合政策优势找到平衡点,谋求更大的发展。

  基于此,他鼓励有能力的生产企业在西北地区建圃地,筛选、储备适合当地环境的乡土苗木,或直接将适应性广的成品苗移栽至西北圃地加以驯化,以提高成活率,便于后期工程应用。

  张则亮强调,苗圃经营者要坚守诚信原则,同时也要对自己的优势有清晰的认知,并不断强化,用好口碑,引发品牌效应。

  “苗圃经营者要立足长远,做好产品定位,紧跟行业发展思路,开拓思维提升自我。既要有精细化的高品质的产品,又要做好售中售后服务,以更先进的姿态面对挑战。”

小九nba直播,专营 盆景苗木系列 工艺品系列 香品系列 富硒茶系列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400-0140-66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小九nba-直播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7014706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