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事在我国流传已久。北宋丁谓在《天香传》中描述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宋代之前,沉香的使用群体是以皇宫贵胄等上流阶层为主,一些跟沉香有关的活动也多是寺庙祭祀、求仙拜佛等。直到后面海上贸易的发展,香料开始陆续涌入我国,百姓们才开始接触香料,一时间品香、用香之风达到鼎盛。而打香篆也在当时开始广为流传。
篆香虽然看起来格外的简单,但其实是非常需要技法的。如果压的太重,那么后面点燃时会因为氧气不足而熄灭;如果压得不够紧密,那么香粉疏松会导致没办法正常燃烧。古代文人打香篆讲究“唯取香清而烟少者,若浓烟扑鼻,大败佳兴。”也创造了许多香篆的纹样,比如福禄寿喜,莲花祥云、八卦图等等,多为吉祥之意。
在这本《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中,作者孙玉辉对打香篆的技法及文化背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大致概括一下,打香篆就是把选好的沉香粉填入固定的篆模里面,然后倒扣在香灰之上,轻轻敲击篆模,使沉香粉快速从模具中脱落且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在操作的流程中不能有丝毫迟疑,对力度的把控要精准,而且要熟知不同沉香粉在成型之后的细微差异,以便及时调整。
因此我们最终选择的香粉品质很重要。首先油脂要饱满,其次杂质越少、越细腻越好,这样做才能够使得沉香粉与空气接触地更充分,燃烧效果更加好。比如香至尊沉香此前推出的一款文莱沉香粉,明星产区的沉香原料,乳香味纯粹,带凉韵,尾韵醇厚绵长,给人印象非常深刻。自进入市场后,就很受圈内老玩家们的推崇,也是很多喜欢香道文化香友们的认可。
米芾在《西园雅集图卷》中写道:“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于此。”古代文人用香,似乎就是更注重这种清净悠远、馨雅芬芳的意境。
当然,除了打香篆,古人认为香炉也是不可或缺的。历朝历代关于香炉的艺术品也是多不胜数,如“灰青釉鱼耳簋式炉”其金丝铁线的造型会给人以层叠变化的视觉上的冲击,精致古朴又内含禅意,让无数香友为之倾倒。
弄香作为君子四大雅事之首,蕴含着古代文人对生活品位和美学的追求。我们现代人开始重谈香事,也是对古代先贤的理解和尊重。但香气渐升,心绪随香烟飘然而起,体验一种优雅恬淡的生活情趣也不失为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