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蒲香滿庭烟,香香神韵入丹田”,福建永春达埔镇制香已有300多年的前史,被誉为“我国香都”。现在,达埔共有制香企业296家,产品达300多种,年产值打破40亿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制香基地之一。图为抡香——工人用双手手掌将香做圆形的滚动,使香料均匀地附着在香支上,并适时地将有瑕疵的香挑出。吕明 摄
2014年永春达埔被我国轻工业联合会、我国日用杂品协会联合颁发“我国香都”称谓。图为工人正在晒香。吕明 摄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溪介绍,这儿的香品现已从单一的神香发展到保健香、卫生香、无烟香、工艺香等系列,外观则有线香、篾香、盘香、塔香等不胜枚举。图为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溪演示传统制香流程——筛粉。吕明 摄
各色的香品除了习惯不一样场合运用外,还依据人群特色分为“男人香”和“女性香”,香具更是从最常见的香炉发展到手炉、香筒、香插、香囊等,整个香产业链非常“丰满”。 图为传统的晒香方法--香花。吕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