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湖珍珠市场位于山下湖集镇中心,前后历经六次变迁,见证了山下湖珍珠产业从萌芽到发展再到辉煌的全过程,也成为诸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巨变的真实缩影。
山下湖(当时叫西江乡)养殖珍珠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长乐村的何木根。早在1972年,何木根经过几年尝试终于成功养殖出700余克珍珠,售给医药公司得到497元“巨款”,在村里引发了“轩然”。朴实的何木根没有一点保留,无偿将养殖技术教给了村民,山下湖的珍珠养殖产业自此起步。
珍珠多了,销路就成了问题。当时都要到江苏的渭塘珍珠市场销售,一直在做珍珠生意的詹仲华看到渭塘市场的人坐着就能收钱,一天赚的钱比养珍珠一年赚的钱还来得快,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何时咱们山下湖人也办个珍珠市场?”一天晚饭后,詹仲华在和村民詹忠钟、乡干部何理夫闲聊中提到这个事,三人一拍即合,立即开始行动,还拉了村里的退休老师何灿尧“入伙”。
1985年春,詹仲华等四个人凑了40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在广山村自家晒谷场上建起了一个用毛竹、油毛毡和玻璃钢瓦搭起来的简易“市场”。当地的珠农纷纷把珍珠拿到这儿来交易,50多个摊位一下子被占据一空。经过一个月的试营业,1985年6月,市场正式开业,何灿尧老师特地写了“广山珍珠市场”几个大字挂在市场口。经县工商局批准开业,市场销售本地产原珠,按交易额1%收取管理费。第一天就收了250多元管理费,按比例计算成交额应该在25000多元。此后,有福建、安徽、江苏等地客商进场交易,交易额持续增长,人数最多时达500多人。这是诸暨珍珠市场的雏形,被后人称为“第一代珍珠市场”。
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外经贸部、国家工商局先后发出通知,规定珍珠归口外贸部门统一经营。1987年2月,广山珍珠市场被迫关闭。第一代珍珠市场虽然仅生存了20个月,对山下湖珍珠和中国珍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珍珠市场停业后,给山下湖的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1987年3月,西江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牵头创办西江农贸市场,默许珠农在市场交易珍珠,这是第二代珍珠市场。
市场位于尚山村,面积仅1260平方米,用毛竹搭架、玻璃钢瓦作顶棚,摆了20多张办公桌作摊位。当地珠农可以自由进场销售珍珠,并吸引了省内外珠商和各经营单位来场设点收购,每日人流量超过1000人。到1989年底,摊位增加到360个,每日交易人数超2000人,慢慢的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珠集散地之一。
国家执行珍珠统一收购政策后,珍珠统一由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独家经营,珠农养殖的珍珠只能交售给医药公司和进出口公司,其他珍珠交易行为都成了非法。
针对这一些状况,诸暨多次向省内外有关部门反响,为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呼吁。1988年4月,西江乡退休干部何桥江撰写一篇《一个珠农的心声》文章,向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人民日报社等18家单位投书,反映珍珠生产和交易中存在的问题。8月,新华社内参刊出《珍珠统一经营使诸暨万余珠农陷入困境》长篇通讯,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1988年,浙江省政府决定将珍珠纳入农副产品管理范畴,在全省范围内允许经销“等外珠”。
1989年,国家出台新的政策,允许珍珠在流通中有限制地开放。5月,诸暨县工商局与西江乡政府联合向山下湖村征地4亩,易地新建西江珍珠市场,为第三代珍珠市场,也是诸暨市第一次具有专业市场定位的珍珠市场。市场设固定摊位686个,与江苏渭塘珍珠市场结对联系。省内外珠商和经销单位纷至沓来,甚至有欧美国家、港台地区的客商慕名前来。
至1992年,珍珠市场每天有2500余名各地客商交易,平均每天外运珍珠逾1吨,年成交量达360吨,交易额达数亿元,山下湖珍珠在全国知名度提高,声名大振。
1991年,由诸暨市政府牵头,市工商局、市珠宝首饰公司、西江乡政府共同出资新建珍珠市场。1992年8月,第四代珍珠市场——诸暨珍珠市场开始营业。市场位于老山下湖大桥北侧,占地17余亩,内设摊位1134个,其中珍珠专业摊位756个,四周为79间营业房。
这一年还成立了珍珠研究所,开展育蚌、珍珠加工等研究。并与浙江农业大学、湖南水产品研究所、无锡珍珠研究所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珍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特别是珍珠首饰得到广泛开发,珍珠产品也从过去的品类单一不断走向丰富。
随着淡水珍珠许可管理制度的取消,珍珠出口放开,诸暨珍珠市场交易量逐年增加,逐步取代江苏渭塘珍珠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集散地和交易中心。据统计,1998年珍珠市场日平均人流量近万人次,全年成交珍珠640吨,成交额9.1亿元。至此,山下湖作为全国最大的珍珠生产基地、产品集散地的地位基本确立,其名声和影响远播海内外。
为满足迅速增加的市场交易需要,推动诸暨珍珠产业再上新的台阶,2000年4月,诸暨市决定新建第五代珍珠市场。12月,易址新建的第五代珍珠市场——诸暨珍珠市场开业。市场位于老山下湖大桥南面,总投资3500万元,占地面积50余亩,建筑面积15300平方米,内设精品房100间、固定摊位1000个,可容纳5000人一起进行交易。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淡水珍珠,品种为原珠、散珠、珍珠首饰、珍珠工艺品、珍珠保健品4大类,是国内顶级规模的淡水珍珠集散地和珍珠原珠、饰品、工艺品、药用品交易为一体的专业市场。当年,市场珍珠产品成交量达640吨,交易额达12亿元。
2001年,市场从事珍珠销售人员近3000人,珍珠交易量达680吨。2005年,诸暨珍珠市场交易量达1100吨,占中国内地淡水珍珠交易量的80%、香港市场的90%。《亚洲珠宝》称:“山下湖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淡水珍珠的市场霸主”。期间,连续举办了4届中国(国际)珍珠节,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和嘉宾走进诸暨,感受山下湖珍珠之美,品味西施文化之美,山下湖人当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2006年4月,香港民生集团与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阮仕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珍珠、珠宝商共同投资开发的第六代珍珠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奠基。项目位于原市场东南侧,规划用地22.6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17.50公顷,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当年完成投资3.25亿元。
2008年4月,华东国际珠宝城一期市场正式开业。市场集珍珠交易、精品展示、电子商务于一体,场内营业面积10.20万平方米,内设营业精品房、摊位2380个。2010年,被浙江省工商局认定为五星级市场。2012年,市场成交额80.07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珍珠销售、集散中心和重点旅游购物中心,全球较大的珍珠线上线下供应链基地,奠定了世界淡水珍珠交易中心的地位。
通过旅游载体推销“珍珠文化”,是山下湖珍珠产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走出的“文化之路”,使得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珍珠和珍珠文化。2010年,华东国际珠宝城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起规划建设珍珠小镇,核心区域包括珍珠湖公园、珍珠创意工坊、珍珠客厅(博物馆)、珍珠文化街区等,当年投资4亿多元。2020年,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在山下湖镇建成开馆。同一年,山下湖镇变成全球珍珠大会永久会址。2023年,诸暨珍珠年产销突破了500亿元,珍珠销量占全国的80%、世界的73%,牢牢保持世界淡水珍珠交易中心地位。
三湘都市报4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 整理)2025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生效,新规为原农村户籍人员开辟了“返乡落户”通道,并规定回迁人群、条件等。
12岁女孩被继母关厕所17天虐待致死,生父协助网购1600片泻药给她服用
4月28日(报道日期)福建莆田,12岁女孩被继母关厕所17天虐待致死,生父协助网购1600片泻药给她服用,一审判继母死刑,生父获刑5年半。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28日报道称,由于全球多国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予以强烈反击,尤其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农产品的一系列措施,美国农业部门已遭受巨大损失。美国农产品运输联盟负责人更是直言,美国农产品行业的全面危机已经到来。
#辽阳一饭店发生火灾致22死3伤 ,当地回应:火已扑灭,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大河深一度 #大河看见 #辽阳
比亚迪汉L哪个配置最值得购买?#比亚迪汉L #比亚迪汉lev #比亚迪汉ldm #懂车帝抢先试驾 #宝藏女司机
近日,美政府滥施关税政策的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多个行业受到冲击。母亲节临近,美国花卉行业陷入“旺季不旺”的困境,进口鲜花及包装材料成本激增,多地花店面临涨价与客源流失的双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