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现金流指数方案解析:指数主要基于自由现金流率筛选100只成分股,基于自由现金流加权,季度换仓,设置10%的权重上限,自由现金流率=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差异点在于负向剔除股票的方式等方面,涉及季度ROE波动率、盈利质量等不同的细分指标。
自由现金流指数特征:成分股方面,石油石化、煤炭、家电等行业权重较高,重仓股权重相对集中。市场表现方面,2014年至今,中证和国证的自由现金流指数分别实现19.50%和19.90%的年化收益。风格暴露方面,自由现金流指数呈现高盈利和低beta的特征。
基于自由现金流的选股回测:参照中证自由现金流指数的编制,作股票池的基本筛选,测算显示,季频调仓模式下,2016年以来,自由现金流率(fcf2v)因子的IC均值为5.0%,IC胜率为62.2%,自由现金流(fcf) 因子的IC均值为4.1%,IC胜率为56.8%,五分组单调性相对良好。fcf2v多头50等权组合回测期间的年化收益为10.8%。调仓日期由季度末匹配至指数换仓日,因子多头表现边际提高。
指数成分股历史调整效应测算:即对比换仓前两周内,将调入的成分股相比存续股票是否有超额收益。不同于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成分股的调入效应,测算结果为,存续股票的收益贡献相对来说更加稳定。
风险提示:本专题报告所述模型用量化方法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建模和测算完成,所得结论与规律在市场政策、环境变化时有几率存在失效风险;策略在市场结构及交易行为改变时有可能存在策略失效风险;因量化模型不同,本报告提出的观点可能与其他量化模型结论存在差异。
选自报告:《金融工程:自由现金流指数特征解析及选股效果测算》2025年2月11日;作者:张钰东 S06;安宁宁 S03
电子:AI的进击时刻系列7:AI服务器多相电源供电方案增量显著,国产DrMOS厂商崛起中
DrMOS+多相控制器大多数都用在大算力芯片供电。DRMOS通常搭配多相控制器使用,在电源系统中协同工作。多相控制器负责管理多个相位,确保电源能够稳定、有效地供应电压,而DrMOS则负责控制每个相位中的功率MOSFET的开关,进而实现电力转换和电源管理。多相控制器+DrMOS的多相电源方案具有大电流、高效率、空间占用小、动态响应快等优势,目前被公认为是给应用在服务器、车、PC、通信等需要大算力芯片的最佳电源解决方案。AI服务器供电分为UPS、AC/DC、DC/DC三层。多相控制器+DrMOS大多数都用在DC/DC层。
AI服务器 DrMOS+多相控制器市场空间约几亿美金,市场空间迅速增加。根据MPS,单台普通服务器CPU主板电源解决方案(包含多相控制器+DrMOS+POL+EFuse等产品)合计价值量约80美元。AI服务器中多相电源单机价值量倍数级增长。
DrMOS和多相控制器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被海外模拟等厂商占据。由于DrMOS+多相控制器直接承担着电源转换过程中的开关功能,其性能和稳定能力对整个电源管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是电源管理芯片中壁垒较高的细致划分领域。格局方面,目前主要由海外模拟大厂占据。AI服务器方面,格局也主要由海外模拟大厂占据,此外也有部分厂商新打入AI服务器市场。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波动风险,AI行业发展没有到达预期风险,新技术进展没有到达预期风险。
选自报告:《AI的进击时刻系列7:AI服务器多相电源供电方案增量显著,国产DrMOS厂商崛起中》2025年2月11日;作者:王亮 S01;耿正 S02;李佳蔚 S05
人工智能为当前国防领域变革性技术领域,重视装备AI自主性升级趋势。军工AI的内涵是多平台自主性发展,是区别传统武器的核心特征,需重视AI在国防领域高弹性垂直应用场景需求。
无人作战:AI驱动感知-决策-行动闭环,边缘端智能集成化为核心趋势。强调无人装备自主化为核心发展的新趋势,有望在未来通过深度强化学习等技术方法实现高度自主化的感知决策。
态势感知:从“信息过载”到“认知优势”, AI驱动数据“运营化”。AI在包括数据标注、情报分析、目标识别等领域具有强应用能力,且商业化拓展前景较足。
电子对抗:AI驱动的“隐形战场”,电子装备认知化、集成化为发展的新趋势。AI的应用使各类信息装备体现出基于认知自主性,建议重视电子信息装备未来智能化、多功能化、抗干扰化设计需求,牵引硬件及软件端需求革新。
模拟仿真&后勤保障:AI深度赋能训练仿真环节,智能制造维修推动供应链降本增效。AI在模拟、仿真、预测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可赋能当前国防领域中军事模拟训练及装备仿真设计环节。同时AI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也使装备维修方式、生产方式更高效,进而推动国防相关供应链环节降本增效,商业化前景亦值得期待。
AI 为底层驱动,寻找颠覆、必要、商业可扩展的高弹性垂直应用场景为核心。AI基础设施:除垂直应用场景外, AI基建为装备产业链相关公司能够带来的全球配套增量需求场景亦值得重视。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确定;特种领域产品需求交付没有到达预期;重大政策调整;市场之间的竞争;翻译不准确等风险。
选自报告:《国防军工行业:军工AI+・颠覆与重构,AI驱动的装备自主性升级与高弹性应用范式》2025年2月11日;作者:孟祥杰 S02;吴坤其 S01;邱净博 S05
2025年中阶智驾有望加速渗透,车企格局如何演绎成为核心问题。随电动化进入中后程,智能化成为当前车企突围关键及重点发力。
不同车企中阶智驾方案的储备如何?未来竞争的核心依然是成本。中阶智驾方案可分为三种模式:(1)软件自研+硬件外采的局部“拆包”,其是多数头部企业的选择;(2)从外部协同进阶到软硬件完全垂直整合型,典型代表是比亚迪;(3)外部供应商的TURN KEY方案,其是多数小而美企业的阶段性选择,后续预计也会灵活实现“拆包”。总结来看,车企在中阶智驾领域的技术储备差异相比之前的电动化和混动化在边际上是减弱的,短期因目标和路径不同,落地节奏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期竞争核心依然是“成本”。
如何看待车企中阶智驾后续上市节奏的差异?判断与头部企业总体的上市节奏间隔在“6个月+x”,x取决于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内部及外部资源组织效率,且分化来源或主要受上游供应链(核心为芯片)产能周期影响。判断其当前基于开发起始时间及成本差异构建的壁垒相对有限,但中阶智驾芯片此前尚未规模供应,产能端或存在一定约束,后发车企算力芯片拉动节奏或是阶段性规模上车的主要制约。
选自报告:《智能汽车行业:“中阶智驾平权”将怎么样影响竞争格局?》2025年2月11日;作者:闫俊刚 S01;周伟 S01;纪成炜 S01
建筑:开年跟踪报告3:建筑地方国企:基建显韧性、房建磨底承压,建议关注优质区位、受益化债两类品种
优质区位、业务转型催化叠加高股息,部分地方国企实现超额收益。自2024年9月24顺周期政策以来,建筑地方国企板块大幅反弹。
新签端,优质区位及基建订单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整体看,优质区位基建订单稳健,房建承压。
前瞻看,化债背景下,24Q4地方国企现金流或有改善,估值或迎修复。受限于业主资金相对紧张,新开工不足及施工放缓,地方国企经营承压,24Q1-3,地方建筑国企经营性现金流流出584.4亿元,同比多流出210.3亿元。当前化债资金加速落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或持续缓解,根据Wind数据,截至2月6日,2025年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3643亿元,考虑25年春节较早,整体发行节奏较快。
在地方政府财政宽松背景下,①建筑企业应收端或迎修复,各类应收计提压力减小;②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缓解,投资需求或复苏,政府发包情况改善。
选自报告:《开年跟踪报告3:建筑地方国企:基建显韧性、房建磨底承压,建议关注优质区位、受益化债两类品种》2025年2月11日;作者:耿鹏智 S01;乔钢 S01;谢璐 S04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